星空中最亮的星 铃声编者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人民网联合《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发起“人民战‘疫’”征文,向全国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优秀作品将在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战‘疫’”专栏、“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文娱部微信公号“文艺星青年”以及《中国作家》杂志社官方微信公号、纪实版正刊陆续发布。
刘智明的遗言:“不要……”
【题记】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患新冠肺炎后,奋战在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一线的妻子蔡利萍多次提出要去照顾他,他总是在微信里留言说“不要”、“不要”。感于此,写此诗,纪念之。
我没听见你最后的遗言
你生前说的最多的是“不要……”
“不要……”
对我反复的嘱咐叮咛
“不要等我吃晚饭
我还在门诊
看完这几个病人”
“不要等我睡觉
我还在病房
与同事讨论几例病情”
元月22日凌晨四点
我枕边突然响起电话铃声
“我们武昌医院被征用
定点收治发热病人
你帮我收拾几件衣物
这段时间不能回家团聚
请不要、不要
为我受怕担心”
仅过了一天
元月23日
你轻描淡写地告诉我
“我感染了新冠病毒
症状很轻、很轻”
我说我马上去陪护你
你说“不要,不要
你也是个医生
三医院那边更需要你
守护病友、抢救生命”
听说你躺在病床上
始终关注疫情
指挥前线医生
调度防护用品
天有不测风云
哪知你已成重症
你还给主治医生说
“如果真有那一天
请不要、不要
给我插管救命”
四天前
你转入中法新城医院
人工肺的呼吸
也没能把你唤醒
“你不要,不要走
不要抛下我一人”
那漫长的黑夜
我叫天天不应
喊地地不灵
2月18日10点30分
新冠病毒
要了你不屈的性命
要不走你不朽的灵魂
你不要这,不要那
你要的是医生的职责
你要的是神圣的使命
2020.2.18.夜.作于武汉
驰援武汉,我的家乡
一一记一位驰援家乡武汉的广州女医生
团圆的除夕夜
我还来不及端上饭碗
吻别自己的丈夫,
推开哭喊的孩子
离开美丽的花城、
驰援思念的武汉
武汉是我的家乡
生我养我的儿时摇篮
那里有昂首的黄鹤楼
那里有报晓的武汉关
那里的东湖风平浪静
那里的长江壮阔波澜
那里的梅花香自苦寒
那里的樱花洁白浪漫
那搅拌芝麻酱的热干面
那热气腾腾的豆皮呀
千百回梦里都口馋
我的家在汉口六渡桥
年迈的妈妈
日日夜夜盼我把家还
可我回到了武汉
就一头扎进了医院
顾不上吃顿热乎乎的饭
病床上躺着我的乡亲
躺着我的邻居、街坊
一张张滚烫的脸庞
一声声咳嗽的抓狂
新冠病毒侵袭的双肺
短促的呼吸
危及患者跳动的心脏
我的同事同行
我的发小同窗
日夜兼程
奔赴疫场
望闻问切
救死扶伤
把危险留给自己
让患者充满希望
抗击疫情
消灭毒王
还我武汉
保我家乡
还我生命
保我健康
敬爱的妈妈啊
恕儿不孝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佳节
无暇守望
待到春暖花开
待到病毒一扫而光
妈妈呀,妈妈
我再回到您身旁
再回到您的身旁
2020.2.8于武汉
你的眼睛
你的眼睛
在护目镜里闪亮
那一双双匆忙的双眸
穿过一间间病房
看闻问切
给痛苦的患者以希望
你的眼睛
在病床上哀伤
那一双双流干泪水的双眸
一会儿睁开
一会儿闭上
怨天忧己
叹命运无常
你的眼睛
在窗口眺望
那一双双惊恐的双眸
熬过了白天
熬过了晚上
宅的日子是那么漫长
你的眼睛
盯着前进的方向
那一双双坚毅的双眸
穿过夜空
穿过雾帐
驰援武汉
誓死奔赴疫场
你的眼睛
投向九省通衢的地方
那一双双期盼的双眸
汇聚兄弟般的关爱
展现大团结的力量
加油,武汉
武汉,加油
响彻长城内外
震撼南国北疆
你的眼睛
有蓝色的,那是西方的友邦
有黑色的,跟我们的肤色一样
那一双双友善的双眸
越过千山万岭
越过北冰洋太平洋
投向中华民族
投向古老的东方
我的眼睛
你的眼睛
默默对视
遥遥相望
汇成爱的海洋
凝聚强大的力量
武汉,挺住
武汉,坚强
我们一定能赢
病毒一扫而光
待到春暖花开
我们热泪盈眶
涌向浩浩长江
2020.2.4晨于武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星空最闪耀手机铃声